數據流圖的做法其实很简单,题的类型有很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先看一下考试的类型:
1.確定實體(數據源)名稱
2.確定數據文件(數據存儲)的名稱
3.確定加工的名稱
4,.找出缺少的數據流
其实,这就是在考查,數據流圖的画法. 也就是说,根据题中系统的系列描述,能够画出數據流圖,那么,这题能拿满分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首先看一下一般流程圖的畫法
(1)首先画系统的输入输出,即先画顶层數據流圖。顶层流图只包含一个加工,用以表示被开发的系统,然后考虑该系统有哪些输入数据、输出數據流。顶层图的作用在于表明被开发系统的范围以及它和周围环境的数据交换关系。
(2)画系统内部,即画下层數據流圖。不再分解的加工称为基本加工。一般将层号从0开始编号,采用自顶向下,由外向内的原则。画0层數據流圖时,分解顶层流图的系统为若干子系统,决定每个子系统间的数据接口和活动关系。
還有一些注意事項
①命名。
②画數據流而不是控制流。數據流反映系统“做什么”,不反映“如何做”,因此箭头上的數據流名称只能是名词或名词短语,整个图中不反映加工的执行顺序。
③一般不画物质流。數據流反映能用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并不是实物,因此对目标系统的數據流圖一般不要画物质流。
④每个加工至少有一个输入數據流和一个输出數據流,反映出此加工数据的来源与加工的结果。
⑤编号。如果一张數據流圖中的某个加工分解成另一张數據流圖时,则上层图为父图,直接下层图为子图。子图及其所有的加工都应编号。
⑥父图与子图的平衡。子图的输入输出數據流同父图相应加工的输入输出數據流必须一致,此即父图与子图的平衡。
⑦局部数据存储。当某层數據流圖中的数据存储不是父图中相应加工的外部接口,而只是本图中某些加工之间的数据接口,则称这些数据存储为局部数据存储。
⑧提高數據流圖的易懂性。注意合理分解,要把一个加工分解成几个功能相对独立的子加工,这样可以减少加工之间输入、输出數據流的数目,增加數據流圖的可理解性。
那用一下逆向思維,我們就可以推得一些做題技巧:
1.首先你能確定一些圖中的一些命名的詞
2.根据题中给出的數據流,给找出的词对号入座
很簡單吧,其實設置的這些題型,也是畫圖的時候我們常犯的錯誤:
1,只有輸入而無輸出
2.只有輸出而沒有輸入
3.输入的數據流无法通过加工产生输出流 对应错误
4,.输入的數據流与输出的數據流名称相同
ps:相信大家還有更多的好方法,留言相互交流吧!
軟件工程之路—解答數據流圖,布布扣,bubuko.com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chenjinge7/article/details/25837155